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俄元首将会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美俄元首将会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特朗普与普京7月16日的美俄领导人会晤选择在芬兰举行?
芬兰与美俄关系都比较密切,外交中立,双方都容易接受
实际上,这不是双方第一次会晤,普京和特朗普之间的“双普会”,第一次是去年7月在德国汉堡举行的G20峰会进行的,双方举行了2个小时的单独会谈。但是这次“虚假的兄弟情义干杯”之后,双方关系却急转直下,仅一个月不到工夫,美国就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驱逐俄罗斯外交机构。再后面就是英国双面间谍中毒案、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等一系列外交冲突,可以说是这次会见给双方都留下非常负面的印象。
上次是因为G20峰会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也可以理解为例行性会晤,而今年G20峰会是要到年底的11月30日放在阿根廷举行。所以现在要进行峰会,交换国际问题意见,协调利益矛盾,就只能进行针对性的外交峰会,这方面会见场地安排就要讲究了。
国际惯例上,在谁的地盘上进行和谈,就差不多被认为对方低头认怂,举办地最好是个酱油国,不会对双方施加影响,如果是个第三方大国的话,就容易被认为大家都听这个大国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举行的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不过由于苏联当时由于跟日本签了互不侵犯条约,所以不方便到开罗与常凯申一起出现,所以斯大林同意在伊朗德黑兰举行单独会晤,因为当时伊朗是英国的控制范围,苏联又在伊朗北部有驻军,各方都可以接受。
作为外交历史的重要典范,这些国际会议可以看出举行外交峰会的一些原则,这也是为什么朝美峰会要放在新加坡举行。同理,芬兰这个国家,国力较弱,属于的对双方无害的酱油国。外交中立,双方都可以接受。
历史上,芬兰曾被沙俄统治,但是沙俄帝国是从瑞典手里夺取了芬兰,而且对芬兰的统治非常自由,给予芬兰极大的自治权,芬兰不仅宗教、语言、教育完全独立,甚至还拥有自己的宪法、货币和关税自主权,芬兰对于沙俄的敌视并不强烈。
沙皇俄国瓦解之后,芬兰获得独立,虽然芬兰与苏联在1939年的苏芬冬季战争中大打出手,但是芬兰非常聪明的,在苏德战争中,有限的与德国合作,特别是列宁格勒战役期间,没有围死列宁格勒的补给线,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做法,为双方后续和解留下前提。
二战后,芬兰以不与苏联对抗,不加入北约的条件,获得苏联承认的中立地位。冷战期间,芬兰的军事装备都甚至一半采购西式装备,一半采购苏式装备,执行非常严格的中立政策。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整体势弱,虽然芬兰加强了与北约的军事合作,但也始终不谋求加入北约,可以说是芬兰的政策非常聪明,也让俄罗斯非常满意。
所以两者音速综合来讲,芬兰是最容易被俄美双方接受的国家,国力较弱,典型的酱油国家,不会影响双方会晤。同时整体政治和文化上属于西方国家,但不反俄,奉行严格的中立立场。
对我来说,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70年代美国和苏联签署的赫尔辛基协定。在美俄冷战进入到最高峰的时候,赫尔辛基会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美苏可以充分谈判什么是可以协调的,什么是不可协调的。
当时,双方谈判的主要是一些处理双边关系的基本原则,一些形而上而又总括性的内容,包括对主权的尊重,对民族自决的尊重,对苏联在东欧势力的尊重等,都是一些重要的战略性问题。也就在此之后,我们看到美苏围绕核武器和中导的谈判开始进行。实际上,美苏关系在经过紧绷之后,在赫尔辛基之后进入了协调和谈判的节奏。美俄这次选在赫尔辛基,恐怕也有对这一段历史的记忆。而美国核态势评估报告的出台,也使得美俄的战略竞争再次浮上水面。美俄有必要就这一战略问题展开探讨。
但也有人对赫尔辛基的评价呈比较负面的态度,它给了美国干预东欧更大的抓手和可能性,直接导致了后来东欧剧变的发生。而从现在俄罗斯的能力来看,和当时的苏联有很大的差距,美国不会主动做出过多的让步。而普京恐怕也保持一定的谨慎,试探特朗普“想要什么”,并竭力保持自己的核优势。毕竟,这是目前的俄罗斯与美国叫板的最大筹码。
特朗普和普京可能会在近期正式会面,美俄关系要迎来破冰吗?你怎么看?
可以预料特朗普与普京的会面容易,要想缓和俄美关系恐易之事,冰冻三尺,岂非一日之寒,近年来俄美关系几平降至冰点,难道是特朗普想通了,看上了俄罗斯对他有利可图吗?不是,绝对不是,近几天来美国特朗普向世界多国掀起贸易战的高潮,西方国家英,法,德,意,日等国抱团反制特朗普的贸易战,特朗普几乎成了这个世界的孤家寨寡人,唯恐搞乱世界贸易秩序的特朗普是一个五心不定,反脸比翻书还要快,但普京是一位成熟老练的政冶家,致于特朗普套路,普京会胸有成足灵活应对,各自为着本国利益而去,当面说得很如意,过不了三个初一和十五,就会反悔,这是特朗普的习惯和一贯手法,俗话说,好吃的人参果,哪有猪八戒的,不信,大家试目以待!
见面可以,破冰难。解读问题需要从俄罗斯——普京——特朗——美国建制派,这四者利益关系中,找出各方利益有多少契合之处,才能判断美俄系发展的前景专向。
在国际政治中,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被国际战略家们极端重视的的外交、外贸、军事等各种友好与交恶、结盟与竖敌无一不是为利益服务。也是国际政治搏弈中的焦点。不能否认特朗普与普京之的相互欣赏的个人好恶关系,但这样的关系也必须服从各自本身及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离开了利益,一切免谈。
具体到这次可能的正式会面,普京带领下的俄罗斯似乎成了美国与其欧盟日本竞相拉拢的香饽饽,究其根源还是利益,欧日需要俄罗斯的能源,市场、以及在对抗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贸易战中,需要俄罗斯能源及市场的依靠,这当然对俄罗斯也是重大利好,普京没有拒绝的理由,当然是为了利益。特朗总统除双方相互欣赏的神交之外,在其对世界发动的这场贸易战中,俄罗斯能够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切断其于美国对手的能源等经贸联系(至少保证俄罗斯别在美国背后插一刀),以釜底抽薪的方式打掉其对手与美国对抗的底气支撑。那么做为回报,特朗普可以拿出什么令普京满意的交换筹码呢?这就涉及到了问题的关键。
做为总统,特朗普有权解除包括自己和奥巴马政府作出对俄罗斯所有的制裁决定,这一点由于美国与欧盟贸易战使欧盟不再顾及老盟主意志,为了自己的利益早已开始自行解除裁俄罗斯的贸易政策,特朗普这个决定的实际意义远小于形式,对俄罗斯的利益没有多少实际帮助,所以这个筹码份量显然不够。
那么特朗普政府还能拿出什么让俄罗斯满意的筹码呢?在乌克兰、格鲁吉亚问题上做出大的妥协?在这两处关乎俄罗斯战略安全的核心利益上停止美国挑动与威胁吗?这一方面由于美俄在此处可投入力量的此消彼长,而早就不再能根本威胁俄罗斯安全而失去原有的份量,而且特朗普还会受到其身后美国建制派的反对而无法落实。这一点普京心中有数,他不会为此而放弃欧盟这边的既得利益。
那么,特朗普还有最后一块大蛋糕——叙利亚和中东,这个筹码份量够重,但显然这也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所在,特朗普虽然行事“癫狂”,但他没疯!他绝不会把中东和以色列交给俄罗斯。所以特朗普政府其实只剩与俄罗斯拉近一些外在形式上的外交关系,但这又涉及到另一个实力强大的利益相关方——美国建制派的利益。在美国实力庞大的军工复合体、国会、政府及军方甚至主流媒体的利益来源中,俄罗斯这个敌人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必须得有俄罗斯这个“强大的敌人”,这是他们维持庞大军备采购,维持庞大军费开资,从中赚取利益最大化:必须的借口理由,所以,俄罗斯不可以成为朋友,只能是敌人!事实上世界上只要具备俄罗斯这种体量以上的国家,都必须是美国的敌人,美国政策历来如此。
所以,如果这次双普会得以实现,可能会带来美俄关系的暂时破冰,但不能保证在未来还远的时间内重新结冻,至于大开化到春暖花开,这种机率徽乎其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俄元首将会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俄元首将会晤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