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存款减1.11万亿

作者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居民存款增加10万亿是定期存款吗?

居民存款增加10万亿,这个存款是包括定期和活期存款的。

今年所有银行理财都去除了刚性兑付,采取净值化管理,部分理财本金还亏损了,而存款安全性最高,所以普通老百姓都是选择银行存款。所以今年我国银行的居民存款较比去年同期有较大的增长。

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存款减少了1.36万亿,这些存款去了哪里呢?

7月份居民存款减少了1.36万亿,这些存款去哪儿了呢?

减少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可能流入了股市。

经过个人统计,6月份沪深股市交易金额298728亿元,7月份沪深股市交易金额300948.83亿元,7月份交易金额比6月份仅多2220.83亿元。

这说明就算有部分流入股市,流入的金额也不会太多,顶多1000亿。

居民存款减1.11万亿

二、经济和疫情原因,导致很多人失业在家开始坐吃山空,甚至吃老本。

不可否认经济下行和疫情原因导致很多小微企业破产倒闭,据天眼搜集到的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有46万家公司倒闭,包括运营执照被取消的,以及自我宣布停止营业的公司,还包括26000家从事出口的企业。

又据企查查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关闭注销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301万户。

居民存款减1.11万亿

今年应该更多。而大量的企业、实体店破产倒闭,必然会让很多人失业,这部分失业的人没了收入,只能吃老本,导致居民存款下降。

个人认为这个是主要原因。个人在当地农贸市场做个调查,自从猪肉涨价疫情开始,当地的猪肉消费量,不及原来的一半,主要也是因为收入减少的原因,甚至波及到了早餐店。

本地前几年年年发的公务员的年终奖,这两个也无法兑现了。

居民存款减1.11万亿

三、买房首付款。

从人民银行公布的7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来看,7月份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05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4059亿元,而中长期贷款占了98%。

又有数据说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分别下降8.5%和7.1%,环比分别下降42%和40%,跌至近一年最低。

很显然中长期部分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那么,就有可能是购房付首付款导致居民存款下降,但也不会超过2000亿,从住房销售面积和金额下降来看,购房的资金有一部分,但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并不是下降的主要原因。

居民存款减1.11万亿

四、投资理财

从银行业理财托管中心发布的数据来看,6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5.80万亿元,同比增长5.37%。

同时,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6137.73万个,同比增长137.71%

七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没有查到,但查到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5182款,环比下滑1013款。这个数据说明理财产品存续规模7月份可能也是下降的。

当然,银行6月份为了冲存款时点数,可能会把理财产品设计在接近6月末那几天到期,把大量到期理财产品转变为居民个人存款,而七月初又转变为理财产品,导致居民存款下降,从个人在金融系统的经验来看,这个数据应该有上千亿。

居民存款减1.11万亿

五、富豪移民,留学等原因导致居民存款下降。

越来越多的富豪纷纷加入移民行列,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资产的流失。据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约有1.5万名富豪进行移民,相比于前一年增长了一半,这个人数在世界上也是最多的。

金融投资报8月发布的文章也显示,近几年国内转移国外的离岸信托资产也是上千亿,像马云、雷军、刘强东这类企业家,均有自己的离岸信托。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离岸信托都是为了移民,但其中部分必定如此。

但这些都无法找到详细的数据进行分析,留学的情况也如此。

居民存款减1.11万亿

总之,由上面的数据分析可知,居民存款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疫情、电商和经济下行的影响导致很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关门倒闭,大量人员失业开始吃老本;二是大量富豪移民,转移资产;三是银行为冲存款时点数把理财产品集中到6月末到期变为存款,7月初又转化为理财产品导致存款下降;还有少部分流入了股市和买房。

以上仅个人的粗浅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居民存款减1.11万亿

中国房产市值450万亿,居民存款170万亿,对此你怎么看?

居民存款把前面那个1去掉,近70万亿。另100万亿是政府和企业存款。

目前居民的银行贷款近50万亿。净存款与日俱降中。

当然还有股票理财等流动资产,可也有网贷高利贷等流动负债。

股市每年几万亿,楼市每年13万亿,消费每年30万亿,等居民接盘的太多。

房产市值450万亿,居民存款170万亿(这其中还包含了企业存款余额),如果把一个国家看作是一个大的家庭或者企业,这样的资产配置显然是不合理的,固定资产占比是现金流的2.5倍多,这大致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房地产泡沫过大:

看到上面的数据让我想起了90年代的日本,那时,日本的房地产市场与我们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东京的地价相当于整个美国的土地价格(注:美国的面积是东京的1.5万倍),于是有日本人就放出豪言要买下整个美国,只是最后被无情的打脸!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目前我们的房地产市值高达450万亿,而2017年我们全年的GDP总值也不过82万亿,固定资产价格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大,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是个巨大的隐患。

二、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增速放缓!

曾几何时,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着8%以上的增速,而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不仅破了8,也破了7,反映在个人家庭上就是: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收入增长慢下来了,而物价却在不断上涨,最后居民存款自然就变少了。

三、消费能力减弱:

数据显示,自1979年至2018年这39年间,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从未跌破9%。据央行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8.3%,创40年来最低。而7月份银行存款余额更是出现了负增长,存款减少了2900亿。

老百姓的存款变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消费能力的下降,没钱消费了,最终的结果就是制造业发展艰难。

四、负债率急速上升:

老百姓手上没有现金消费,而又不得不消费的时候,于是很多家庭选择了负债消费、超前消费,不管手上有没有钱,房和车是必须要买的,首付贷和分期付款盛行,据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居民债务占GDP的比重达49%,而2007年这一数据是19%.

居民存款减1.11万亿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性建议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记得近期有篇文章说,国内房地产掏空了居民财富。虽然对于这一观点,似乎存在略有夸大的说法,但实际上,近年来房价过于火爆的表现,却导致越来越多的家庭,深陷供房还房贷的漫长过程。与此同时,居民存款的波动,多与购房偿还房贷等因素有关。此外,对于国内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已经远远超出了居住的属性,甚至被赋予了投机炒作,乃至囤房增值的属性,这已经起到了扰乱市场正常运行秩序的影响,对国内房价以及居民生活的影响还是比较深刻的。中国房产市值450万亿,居民存款170万亿,同时仍需要看居民杠杆率情况,实际上当前国内居民对房地产的痴迷程度非常明显,但这并非正常的现象,引导房产价格理性回归,降低居民的潜在杠杆率,这也是提升未来经济风险防御能力的关键所在,而对于当前国内的房地产价格,其波动率高低,却牵动着亿万家庭的财富命运。

有几点思考,1 房产市值怎么算?也就是房产的市场价值?市场价值是由供需决定的。具体需要做评估。 所以所谓的450万亿的市值,是谁的市值,反正不是老百姓的。450亿如果是规范开放市场运行的结果,无可厚非,但很明显这不是。 2 老百姓的170万亿,是目前存在老百姓手里的货币。 这个国家可以通过手段增加。 3 一个国家的供需总体是需要均衡的,这就是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存在价值。 所以通过经济手段,把450亿的地产及相关行业的价值降到150亿为何不可? 把居民存款增加到450亿,为何不可? 4 总体上说,这是调经济的结构问题,而不全是市场运行的结果。 把这个调整作为看得见得手辅助看不见得手的首要任务。 否则任其发展,会导致经济崩溃。 影响政治经济和民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居民存款减1.11万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ZBLOG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